服务热线
0371-56618279 0371-56618279
13838332282
弘扬民族文化、繁荣艺术市场、推介艺术名家、展示艺术精品
网站首页 > 新闻动态
铸大山之魂 传花鸟之情——记画家王续 郑州大学特聘教授 付素杰 我友王续,以画太行山驰名于当今中国画坛,他笔下的太行,即不同于吕云所先生的圆鼓式造型,又别于贾又福先生的装饰画风,以纯正的中国式笔墨,把太行山的雄伟、奇丽、厚重、华滋及其优雅、闲适的气度诠释地淋漓尽致,给人以悠闲、恬静而不失诡异、神秘之感王续绘画能达到今天之高超技艺,并非像许多人说的那样,王续天资聪慧,画坛鬼才等等,其实他像许多成功人士一样,是经过许多艰苦磨励才达到的,我和王续交往多年,深知其中三味,王续学画,起步于七十年代,我国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后,百废待兴,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风渐醒,在这段乍暖还寒的季节,学习绘画,可不像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,在区文化馆简陋的画室,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,到处都有王续忙碌的身影。素描、速写奠定了他以后攀登艺术高峰的基石,鸡公山、西峡县的崇山峻岭练就了对大自然敏锐的观察力,在经历了初级学习后,王续像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,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,踏入了社会,然而社会并没有给王续特殊关爱,而是当头棒喝,他既成为不了专业画家,也进不了画院,更不要说到美术院校深造了,他飘零在社会最底层,没有固定的收入,孩子尚小,爱人下岗,生活的负担重重的压到了他的肩上;为了生存,他卖画度日!当时的他,既没有画名,也没有社会地位,艰难困苦,可想而知。但王续并没有被困难吓倒,艰苦的生活反而更激励了王续创作的热情,为了尽快改变自己的处境,他夜以继日画画,在生活的砥砺中煄炼自己的画风,通过这一段坚苦的生活学习,他的造诣有了长足的进步,逐渐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,开始被社会认可。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,凡是不向命运低头的人,命运反而向他低头,几经磨砺,机运终于到来,这期间王续有幸到大学学习深造,正规的美术训练,使王续的绘画技艺又上了一个台阶,所画山水、花鸟画风初成,被社会有识之士认可,在省书画院举办了个人画展,影响很大,引起美术界一致好评。
生活安定后,王续继续向山水画的高峰冲刺,我们经常在一起谈画论道,探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方向,王续认为想要把山水画画的更好,没有好的传统基础是不行的,于是王续便向传统学习,遍临历代大家的山水名作,范宽的浑厚博大,王蒙的华丽、资滋,四王的用笔精到,黄宾虹用墨的极至,丰富了王续用笔、用墨的功力,奠定了传统山水的基础,而后王续把主攻山水的目标锁定在太行山上。太行山这座横跨河南、河北、山西的大山,在抗日战争期间,做为中华民族抗击日寇侵略的根据地,被后人视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不屈的精神象征。“名将以身许国家,拼将吾身卫中华,太行浩气传千古,留得临漳吐血花”。朱老总凭吊左权将军的一首七律,更是把这座大山定格在中华民族之山魂上,再加上特有的自然风貌,浑厚雄伟,人们都把它视为高大雄伟的象征。王续认为这只是太行山的一面,如何能在新时代下,不仅把太行山的浑厚、高大表现出来,而且把它优美、恬静、闲适的一面也表现出来,应是下一步画太行山控索的主题,带着这个问题,王续多次下太行山,观察、体验写生,每一次归来都有不同的收获,于是便有后来的六尺、八尺及至丈二匹的巨幅太幛问世,近期王续更是用大幅册页几十米长巷,在这些画卷里,落笔落墨不加思索,信马由缰,一气呵成,奇峰巨障,烟云飞爆,小桥河流,树木花草,信手拈来,画地游刃有余,笔法挥洒自如,恣意纵横,墨象酣畅淋漓、气韵生动,所画山石、树木、人物放笔任性,章法自然,苍郁浑雄,空灵洒脱,情景交融,通篇充满诗情画意,把太行山的浑雄、奇丽、优雅、恬静表现的出神入化,甚至于每一座山头、树落、小桥、道路都画得幽深安静,不但能给人美的艺术感受,更激起人们田园遁隐的冲动,真是美哉优哉。
王续的花鸟画,我个人认为应在山水画之上,中国画把画品分为“神、能、妙、逸”四品,王续应属逸品,他的花鸟画,构图奇特,善于造势弄险,长八尺的条幅,王续用他的神奇之笔,纵横涂抹,枝干穿插地得心应手,貌似披头乱点,实则乱中有序,密不透风,疏能跑马,把画面抒写的繁花似锦,一派生机,不愧为大家手笔,独步中原。近来年,王续作画之余,潜心佛学,参悟禅机,把一颗浮躁的心平静下来,从他最近画的一幅大花鸟画上便能看出,用白描手法,画出大的枝干,白色的玉兰花画的千姿百态,下面一块巨大方石,稳住画面,两只锦鸡横卧在巨石之上,画面洁白,而不失丰富,表现出一派安详和谐之意境,华滋、淡雅,浑然天成,观展之余,自有静穆之致,扑人眉目,令观者矜平躁静,意气全消,没有王续禅意佛机,怎能有如此静禅之意的画面展现世人。